學習園地

馬云與孫正義曾經探討過一個問題: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水平,與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水平,哪一個更重要?討論結果是: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水平。
俗話說:“三分戰略,七分執行”。決策再好、思路再好、制度再好,沒有強大的執行力,一切都是紙上談兵、空中樓閣。何為執行力?就是按質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。
為什么看似雄心勃勃的計劃總是不了了之或達不到預期效果?為什么總是議而不決、決而不行、行而無果呢?“為什么”的背后都隱含著一個重要的現實,那就是——執行不力!所以,毫不夸張地說,執行力已經成為決定我們成敗的關鍵因素。
執行力包括組織執行力和個人執行力,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關于個人執行力的學習體會。主要講兩個方面。
一、執行力不強的主要表現及原因
當前我們執行力不強的表現,概括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:
(一)機械執行。照搬照抄,不講客觀實際,落實工作上下一般粗。
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:①當“傳話筒”,把部署當執行。有的干部參加上級會議、受領任務后,回到單位只滿足于傳達部署,不注重跟蹤檢查、末端問效,導致執行走形變樣。②不理解指示要求,簡單執行。對上級指示要求理解不深,領悟不透,把意義看輕了、作用看淡了,執行起來應付了事。③“拿來主義”,生搬硬套。不善于結合上情和下情,拿出具體管用的辦法措施。就拿機關下發的各類方案計劃來說,有的單位不學習不研究,照抄照搬,鬧出了很多啼笑皆非之事。這些現象從表面上看是貫徹落實上級指示“不走樣”,實則上是不負責任,懶政惰事。
(二)拖延執行。在貫徹上級命令指示時,見事遲反應慢,工作拖拉,做事拖沓。
突出表現在:①表態快,行動慢。有些單位在上級領導檢查時,表態很好、信心滿滿,但具體抓落實,不緊不慢,缺乏雷厲風行的干練作風,往往是慢中生變,虎頭蛇尾,不了了之。②說得好,做得差。一些單位匯報工作時,說得頭頭是道,上級的指示要求看似都得到了落實,執行得很好,但事實上經不起查、經不起看、經不起考,漏洞百出。③找理由,講客觀。一些單位落實工作,總是踏不上點、跟不上趟,距上級要求有差距,找原因往往是講客觀的多、查主觀的少,每個問題后面都有能說服自己的理由。有的甚至投機取巧,草草了事。
(三)變通執行。面對上級布置安排的工作時,不是想著怎樣把工作干好,而是自以為是,想辦法搞變通。
突出表現在:①選擇性執行。對上級指示,符合自己想法和性子的就落實,否則就拋到一邊,另搞一套。②拍腦袋執行。有的執行任務憑老套路、老經驗,工作平庸;有的執行任務閉門造車、甚至異想天開,搞“土政策規定”。③打折扣執行。有的單位無視上級指示的指令性和強制性,自認為上級要求是站在全局的普遍性指導,自己單位建設形勢好,可以有選擇的貫徹執行。事實證明,上級的每一項決策指示都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后形成的,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普遍指導意義,執行上級指示不能憑感覺,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推脫,必須不折不扣抓好落實。
(四)半拉子執行。在工程建設中,我們經常會看到中途停工下馬的“半拉子工程”。在各項工作中,也有類似的“半拉子工程”。
①重上篇輕下篇。謀劃工作滿足于上級精神傳達了,文件發了,至于基層到底落實得如何,往往很少問津;布置任務滿足于開會提要求,很難見到布置工作的人到末端檢查落實情況;抓教育滿足于到課了、筆記記了,對實際效果卻無人過問。
②有干勁缺韌勁。習主席講“現在,一年抓幾件事的熱情和決心都很大,但幾年抓一件事的韌勁就不是誰都有了,抓一陣子松一陣子,熱一陣子冷一陣子,要是再趕上班子調整、人馬換了,不少工作就不了了之!庇械耐緢绦衅饋碛惺紵o張,開始風風火火,最后偃旗息鼓。
③有形式無標準。我們都知道,5個90%相乘59%,如果每級都以90%的工作標準逐級衰減,那么末端落實的結果就注定會“不及格”?膳碌氖,現在我們有些單位干工作連90%的標準都達不到。
(五)無效執行。①把態度等同于結果。工作任勞任怨,但出工不出活,甚至老出差錯,害得別人總幫助補位。②把干了等同執行。有的同志經常說,我已經按照領導說的做了,我已經盡最大努力——我該做的都做了?此剖虑樽隽,就是沒有結果!執行力不是做事,而是做成事。③拿雞毛當令箭。有的干部在執行過程中不知自己的權力邊界在哪里,亂發號令、不講規矩。
所以說,執行不到位,等于沒執行;執行不到位,不如不執行。執行是有結果的行動,組織需要的是結果,沒有結果,無論多么辛苦,你的辛苦都一文不值!
(五)個人執行力的缺失主要有4個方面:
一是沒有上進心,自我要求標準低。做事淺嘗輒止,差不多就行。
二是意志不堅定,不能吃苦。遇到困難時往往選擇逃避,而不是勇敢面對、積極尋找方法或者尋求幫助。
三是拖延磨嘰,缺乏行動。一旦開始遇事推拖,就很容易再次拖延,直到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慣。
四是優柔寡斷、不敢改變。如同馬云說的一樣,很多人晚上想想千條路,早上起來走原路!
二、提高執行力的方法途徑
個人執行力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:個人能力和工作態度,能力是基礎,態度是關鍵。我按照“少談觀念,多談手段”的思路,談七種提高執行力的方法途徑。
(一)制定計劃
“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!庇媱澥菆绦械牡谝徊。制定計劃時要把握兩個方面:
1、細化目標。我們制定計劃時,如果一個目標比較大,就要把它分解為多個易于達成的小目標,一個一個按時按質地完成它。這一個個小目標就好比一級級臺階,不能過高,必須合理,這樣才有可操作性。比如這樣的目標:“在2022年,做一個勤奮學習的人!边@樣設定目標,往往不能實現。目標要有時間限制,有時間節點。
2、合理分工。好的計劃需要有好的組織分工,就是對工作計劃執行的分工,要給自己的部屬很準確、清晰地布置工作,把任務進行合理地分解到每個人頭上,要讓每個人清楚自己的目標和職責。這點說起來很簡單,但很多干部,即使干了兩三年了,還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給部屬布置工作。有些干部往往會說:某某人把某某事做一下。這遠遠不夠。領導者在布置工作時,一定要清楚要告訴大家“把”什么事情“在”什么時間完成“到”什么程度。另外要安排合適的人做他能夠完成的任務。
3、模擬演練。就在腦海里采取放電影的方式進行模擬演練、將過程全面梳理,從而盡可能地減少計劃過程中的疏漏。
(二)關注細節
成大業若烹小鮮,做大事必重細節。細節成就完美的執行力。細節把握程度越高,做得越細,執行效果就越好。在執行力中,細節是最個性化,最不可復制的。
(三)堅決服從
服從是完成任務的前提。整體的巨大力量來自于個體的服從精神。
比如說“這件事我不太清楚,你問問別人!
“這個我不會!
“我沒有這個東西”。
正如公司要求的那樣“不要把不會當借口”也許,客氣的語氣讓你懷疑這些算不算拒絕服從。上級對下達的命令負責,下級要做的不是討論要不要執行,而是討論如何執行。通常的現象是,下級對任務有意見,就會在執行中陽奉陰違打折扣從而導致工作延誤或任務失敗。因此,服從的背后不但蘊含著與他人的協作能力、無私的集體榮譽感,還有作為強大團隊一員所帶來的驕傲與喜悅。
(四)立即行動
晏子說,“為者常成,行者常至”。行動未必帶來好的結果,但不行動就永遠不會有結果。因此,要提高執行力,就必須樹立“立即行動、馬上就辦,辦就辦好”的意識,養成雷厲風行、干凈利落的良好習慣。你會發現自己隨時會有新的成績,問題隨手解決,事務即可辦妥。
(五)管理時間
兵貴神速,執行就是拼速度。在一定條件下,時間因素對戰斗的勝敗起著決定作用。對我們基層干部而言,每天工作千頭萬緒,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,做到日事日畢,提升自己的執行力。
(六)解決問題
在執行過程中,往往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矛盾,面對攔路虎,我們需要找到穿越“問題”圍欄的“缺口”。發現問題后要做到“三不放過”。即:找不到具體責任人不放過;找不到問題的真正原因不放過;問題得不到解決不放過。這里要強調的是,發現不了問題,就是最大的問題;發現問題后掩蓋問題,就是制造更大的危機。
(七)克服阻力
執行中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阻力,延緩了執行任務的進度。這些阻力一方面來自外部,最明顯的就是各種干擾;另一方面來自于執行者自身的。比如跟風隨大溜,執行者容易受到他人感情的影響,我們要防范愛說消極話、愛發牢騷、善于找借口的人員,他們會把真正的執行者引到錯誤的地方去。記住兩句話:別人不執行不是你不執行的理由!不要用別人的錯來證明自己的對!牢記24字執行原則:
執行前:決心第一,成敗第二
執行中:速度第一,完美第二
執行后:結果第一,理由第二
毛澤東同志講過:政治路線確定之后,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。這里的干部一定是執行能力強的干部,這樣才能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群眾中去,才能帶領大家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。提高執行力的方法很多,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不斷地探索。最后,用英特爾前總裁格魯夫的一句話來與大家共勉:淘汰你的永遠都不是你的同事,永遠都不是你的領導,而是市場,是自己。

